基本資料 |
公司名稱 |
百融雲創 |
主席 |
張韶峰 |
董事 |
張韶峰 (主席兼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) 覃璇 (執行董事) 王青 (執行董事) 廖建文 (非執行董事) 陳志武 (獨立非執行董事) 周浩 (獨立非執行董事) 李耀 (獨立非執行董事)
|
銀行 |
中國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
|
秘書 |
陳春陽 & 梁瑞冰 |
地址 |
香港銅鑼灣勿地臣街一號時代廣場二座三十一樓 |
電話 |
(8610)64718828 |
傳真 |
|
網址 |
http://www.brgroup.com
|
已發行股本 |
467,682,637 |
市值 (百萬) |
$4,419.60 |
主要業務 |
該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百融雲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「北京百融」)及北京百融的附屬公司(統稱「該集團」)營運中國領先的獨立AI技術平台,為金融服務業提供服務,主要從事數據分析服務、精準營銷服務及保險分銷服務。該集團的營運及地區市場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(「中國」)。 |
公司前瞻 |
2025年上半年,我們對產業趨勢的判斷與年初保持一致,並進一步明確了落地路徑:
1.宏觀判斷:
經濟保持韌性,新舊動能切換仍在進行。外部壓力、內部挑戰並存,但生成式AI的爆發為各行各業打開了增量窗口。2025年8月26日,國務院印發《關於深入實施「人工智能+」行動的意見》指出,到2027年,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,新一代智能終端、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%,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快速增長,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顯增強,人工智能開放合作體系不斷完善。到2030年,我國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,新一代智能終端、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%,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,推動技術普惠和成果共享。到2035年,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,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。我們仍將「全面擁抱AI」作為最高戰略優先級,集中資源於生成式與決策式AI的迭代,並加快從實驗室到規模化商用的閉環。
2.研發側:
-人才:持續引入頂尖算法科學家與工程化人才,配套內部「AI訓練營」,用定制化課程快速提升全員AI密度。
-技術棧:同步打磨NLP、AutoML、隱私計算與AI Agent協同框架,重點提升語音機器人的多語言覆蓋、情感識別及多Agent協作能力,鞏固行業第一梯隊地位。
3.業務側:
-縱深:在財富管理、證券等金融場景繼續深耕,用AI驅動精細化運營與風控。
-橫向:加速向醫療、教育、零售、招聘等非金融領域輸出「模型+場景」一體化方案,幫助B端客戶降本增效、C端用戶獲得更精準的服務匹配。
-閉環:在嚴守隱私與數據安全的前提下,打通供需兩端,形成「技術能力→經驗沉澱→商業變現→反哺技術」的正向飛輪。 |
主要股東 |
張韶峰 (18.36%)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(9.53%) 珠海高瓴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(8.05%) 洪婧及關連人士 (7.60%) 蔡馨儀 (5.20%)
|
|
|